一. 來至於哪裡
雅加達(印尼語:Jakarta)、全稱雅加達首都特區(印尼語: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印尼華人又稱其為椰加達[5][注 1]、椰城、巴城[注 2],是印度尼西亞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東協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現人口有11,350,328人(截至2023年)[6],而包含屬於大雅加達都會區的周圍城市,居住超過3千萬人,為世界第二大都市圈。雅加達也是大城市中較早面臨海平面上升問題的城市,隨著地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和過度開發,北雅加達的土地面臨嚴重的積水問題[7],2019年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宣布著手遷移首都,待頒布總統令後,首都將遷移至努山塔拉。
歷史
[編輯]
主條目:雅加達歷史


流經雅加達的芝利翁河在荷蘭殖民時代的樣貌,雅柯布斯·安東尼·梅森攝
雅加達在大約15世紀時建立,最早是一個在芝利翁河口的小漁村,當時的中國文書譯為噶喇吧(Kelapa,馬來語:椰子;或作咬𠺕叭、咖𠺕吧)。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到訪的歐洲人,16世紀初,一位印度國王允許葡萄牙人在此建立一座要塞。現在這個港口仍然被稱為巽他卡拉巴(Sunda Kelapa)。
1527年,這座城市被淡目蘇丹國的法塔西拉所征服。1527年6月22日,法塔西拉將這座城市重新命名為查雅加達(Jayakarta,勝利之城),這個日子被訂為雅加達正式建城的日子。
1619年,荷蘭人征服了這座城市,並重命名為八打威或巴達維亞(Batavia,荷蘭的羅馬名),巴達威亞被定為荷屬東印度的首都。


1740年,由於對爆發革命的擔憂,荷屬東印度的荷蘭殖民者聯合雅加達的原住民製造紅溪慘案,對印度尼西亞華人展開大規模屠殺,造成超過10,000名華人死亡。


英國在1811年時佔領了雅加達,直到1816年還給荷蘭殖民政府。在1920到1940年之間,這座城市擴張而且變得現代化。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在1942年佔領了這座城市,並重新命名為現名雅加達。1945年日本投降後,蘇卡諾和穆罕默德·哈達於8月17日在雅加達宣布印尼獨立。不久後,由於荷蘭殖民政府重新回到這裡,鎮壓獨立運動,共和國政府曾經把首都遷往日惹、武吉丁宜等地,直到1949年12月27日,荷蘭才將統治權移交給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首都遷回雅加達。
現代的雅加達受交通擁堵[8][9]、空氣污染、地面沉降、洪澇災害等多項問題困擾。雅加達曾被嘉實多和TomTom評為「全球最堵車城市」。[10]雅加達約40%的面積低於海平面,地面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下沉。由於北部臨海地區被開發,城市面臨海水倒灌風險。水體污染嚴重,河流中時常漂滿污物,水源被污染。此外,雅加達還常年因蘇門答臘等地燒芭而產生霧霾天氣。由於面臨緊迫的土地下沉危機,以及上述的這些環境影響;加上印尼政府希望將經濟發展的重心轉移到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的東部地區,因此2019年宣布遷都[11]。2022年1月18日,印尼政府宣布自2024年起將分階段將首都自雅加達遷至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的努山塔拉、距離雅加達東北方約2,000公里[12]。努山塔拉在印尼文中有「群島」之意。
根據人民代表會議於2024年4月通過2024年第2號法令(UU No. 2 Tahun 2024),頒布《雅加達特區法》,在總統簽署總統令後,印尼首都將正式遷往努山塔拉[13][14]。2024年11月30日,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簽署通過並生效2024年第151號法令(UU No. 151 Tahun 2024,即「2024年第2號法令修正案」),撤銷「雅加達首都特區」(DKI Jakarta)的首都地位,更名為「雅加達特區」(DK Jakarta),以便政府官員適時更改職位頭銜;[15][16] 儘管如此,總統普拉博沃設定的遷都期限為2028年8月17日,雅加達特區當下仍是過渡時期的印尼首都所在地。[17]
經濟
[編輯]



作為印尼首都和最大城市,雅加達經濟主要以金融居多,佔該市生產總值28.7%,並擁有國內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
雅加達早於十五世紀已是重要商港,殖民時代曾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貿易遍及亞、歐、非三大陸。今雅加達仍有多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
2007年雅加達經濟增長率,由5.95%跳升至6.44%。增長來源主要是通訊(15.25%)、基礎建設(7.81%)和飯店業(6.88%)。
2007年的新法律禁止人們給乞丐、街頭賣藝人和小商販錢財,禁止在河岸和高速公路旁擅自修建房屋居住,禁止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吐痰和抽菸。未經授權就清洗轎車擋風玻璃和在十字路口問路也會受到處罰。有人批評這樣的法律很難執行,也將會忽視許多貧民的權益。
2014年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萊坊(Knight Frank)研究指出,雅加達房價自2010年飆升,近兩年精華區每年平均漲幅37%,高居全球三十大都會之冠,近五年被譽為「第五塊金磚」的印尼,在QE〈量化寬鬆〉減碼後,步入「脆弱五國」命運。[18]
行政區劃
[編輯]
雅加達首都特區(印尼語: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簡稱DKI Jakarta,直譯為雅加達首都特別地域)是印度尼西亞34個省級行政區之一,中文常稱之為雅加達省、雅京省,特區首長也常稱作「省長」。
雅加達下轄五個行政市(Kota administrasi)[注 3]:
- 東雅加達
- 西雅加達
- 中雅加達
- 北雅加達
- 南雅加達
此外另轄有一行政縣(Kabupaten administrasi)[注 4]:千島群島。
城市/區域 | 面積(km2) | 總人口(2010年)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0年) |
---|---|---|---|
南雅加達行政市(Jakarta Selatan) | 141.27 | 2,057,080 | 14,561 |
東雅加達行政市(Jakarta Timur) | 188.03 | 2,687,027 | 14,290 |
中雅加達行政市(Jakarta Pusat) | 48.13 | 898,883 | 18,676 |
西雅加達行政市(Jakarta Barat) | 129.54 | 2,278,825 | 17,592 |
北雅加達行政市(Jakarta Utara) | 146.66 | 1,645,312 | 11,219 |
千島群島行政縣(Kepulauan Seribu) | 8.7 | 21,071 | 2,422 |
地理
[編輯]
雅加達首都特區面積699.5平方公里(270.1平方英里),是印度尼西亞所有省份中面積最小的。然而,其大都會區占地6392平方公里(2468平方英里),延伸至西爪哇省和萬丹省兩個接壤省份[19]。雅加達都會區包括三個相鄰的縣(貝卡西縣、丹格朗縣和茂物縣)和五個相鄰的城市(茂物、德博、勿加泗、丹格朗和南丹格朗)。
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海岸,位於爪哇海的一個入口處,雅加達灣的芝利翁河口。它的戰略位置靠近巽他海峽。雅加達北部是平原,部分地區低於海平面[20],經常發生洪水;城市的南部是丘陵。它是位於南半球僅有的兩個亞洲首都城市之一(與東帝汶的狄力一起)。官方稱,雅加達特區的陸地面積為662平方公里(256平方英里),海域面積為6977平方公里(2694平方英里)[21]。千島群島在行政上屬於雅加達的一部分,位於該市北部的雅加達灣
二. 地區景點
許多知名印尼美食都有它獨特的醬料與調味,這些特殊風味便是來自於印尼香料的應用。印尼的氣候和地理位置,使得它擁有豐富多樣的天然資源和植物。印尼馬魯古群島在中世紀就以“香料群島”聞名,由於歐洲人非常喜歡香料,歷史上香料在歐洲的價格甚至一度超過黃金。
香料不僅是可以用於烹飪調味,甚至具備著醫療的價值。印尼是香料大國,香料的功能和應用像是一座探索不完的秘密花園,想用他們做出美味佳肴,一起來認識印尼料理中常使用到的印尼香料。

1.丁香 (Clove)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丁香生產國,馬魯古群島於十八世紀以前一直是丁香的唯一產地。丁香是桃金娘科常綠喬木植物,據本草網目記載,丁香又名丁子香、雞舌香,因其花蕾狀似”丁”字,所以稱為丁香。花蕾中含有揮發性的丁香油,有著濃烈的芳香氣味具有抑菌和驅蟲作用。丁香是將丁香花的蓓蕾曬乾後而成的乾花,無論中西式菜肴、印度、馬來西亞或是娘惹美食,都少不了它。由於丁香的味道很濃,所以在烹調時只需少量就行了。 有醫學證明丁香提煉的香精油對牙疼有治療作用,還能減輕痤瘡,減輕掉髮等功用。

2.胡椒 (Pepper)
是常用的調味品,也具有些微藥性,可以起到食療的作用。胡椒分為白胡椒和黑胡椒兩種,不同種類適合烹調不同的菜肴; 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辛辣,對驅寒、健胃功能更好,更強。胡椒除了作為調料使用,也具有一些藥用價值。對腹瀉、傷風感冒等有一定的功效。

3.肉豆蔻 (Nutmeg)
原產地是印尼的馬魯古群島 ,肉豆蔻是幾世紀前歐洲人的主要目標,名貴的香料之一,過去它一直被視為奇珍異寶。目前印尼是肉豆蔻第三大出口國。美洲也將肉豆蔻作為調料和香水原料。肉豆蔻作為食材,可以開胃使人食欲大開。在醫藥上亦有文章指出肉豆蔻可以治療腸胃問題。西方人在製作巧克力時,常將肉豆蔻磨成粉,加入巧克力中,增添不同的風味。印度民俗療法會將肉豆蔻用來治頭痛失眠。而肉豆蔻提煉出來的豆蔻油還能用於驅風寒,改善消化機能,防止腸胃脹氣等。

4.肉桂 (Cinnamon)
肉桂是肉桂樹的樹皮,是將樹幹的皮捲成條狀曬乾後製成肉桂,越接近樹幹心的樹皮所做出來的肉桂皮質越好。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的熱帶雨林,適合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印尼也有種植栽培。
中醫認為肉桂的藥用價值高,可以幫助消化、清熱去濕和舒緩疼痛。肉桂香氣濃郁,華人常吃的料理像是滷肉、肉骨茶和薑黃飯都會使用它;印尼人煮「牛尾湯(Sup Buntut)」時也會加上肉桂提味,讓湯頭更清甜。
甜點、麵包或鹹料理中常見肉桂的應用,除了亞洲國家喜歡把肉桂用於料理。歐洲也常將肉桂做成粉末狀加在甜品和飲料中,像是加在咖啡裡可以把咖啡豆的香味帶出來,近年流行的熱紅酒也會加入肉桂提香。

5. 印尼黑果 (Kluwek)
Kluwek又被稱作「kepayang」、「picung」或「kalawuak」,外觀有如石頭般的堅硬,裡面卻是黑色的軟泥。其黑色果肉含有「asem sianida」,口感帶有酸味,與羅望子的味道相近。
印尼黑果不能食量過量,吃太多會讓人產生酒醉頭暈的感覺。有研究指出印尼黑果富含鐡、維生素C、胡蘿蔔素。它的樹幹因為易燃,適合作成火柴,葉子能治蛔蟲,它的籽還能作成防腐劑,還有助眠和降低膽固醇的鎮定功能。
挑選印尼黑果要挑選實心且夠份量的,如果裡面的果肉還呈現白色或灰色,表示還未熟成不能食用,這時候的味道還是苦味,成熟時果肉會貼在果殼。東爪哇著名的牛肉湯,印尼文叫「Rawon」,便是加入了印尼黑果的特色印尼美食。


▲加入了印尼黑果的特色印尼美食:牛肉湯「Rawon」
6.薑黃(Kunyit)
印尼是薑的生產大國,種類有南薑、紅薑、生薑和薑黃,薑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飲料和料理中。醫學專家指出,薑黃的薑黃素有抗氧化、抗發炎、護心和預防失智的功能。
許多印尼料理呈現漂亮鮮艷的黃色,是因為加入薑黃上色調味,達到增添香氣和養生的作用,印尼人慶祝節慶常吃的「薑黃飯(Nasi Kuning)」,就是薑黃最直接的應用。

7.石栗(Kemiri)
印尼當地最喜歡把長的像核桃的石栗用來醃肉,磨成粉後與胡椒和薑粉混合醃製,它不但能讓食材更有味道,還能讓炸物更酥脆。另外,它也常被加在咖哩類的料理中,像是咖哩雞和咖哩魚。
石栗在印尼當地還被當作治療秃頭的偏方,許多父母會把石栗烤焦搗碎後和一般的食用油混合,塗在嬰幼兒頭上,刺激長髮。市面上有很多公司用它作成生髮油(minyak kemiri)銷售,味道濃厚。
8.芫荽籽(Ketumbar)
芫荽籽外形與未剝殼的白胡椒相似,常和其他香料混著使用,也是五香粉裡重要的原料之一。
芫菜籽帶有一點檸檬香氣,可去除腥味,適合與肉類或海鮮烹煮,中醫認為芫荽籽有舒緩疼痛的功效,印尼當地人最常應用於咖哩和索多料理。

9.火炬薑(kecombrang)
火炬薑 (kecombrang)是一種印尼原生香料植物,它的花朵呈紅色,在它尚未完全開花時,就連莖帶花摘取下來。火炬薑是印尼常見的植物,也被稱作「kincung」或「sambuang」。在烹煮的食物裡加入火炬薑,能為菜餚帶來獨特的香氣和味道。
它帶有抗氧化和抗菌的功能,添加在海鮮裡能去腥,爪哇人特別喜歡將它與辣椒醬一同混合煸炒後,加入各式菜餚。當地菜色中最常放入火炬薑調味的有pecel、urap和rujak,加入含有火炬薑的醬料,能使菜色整體味道更香濃獨特和健康。許多家庭主婦也喜歡將其花苞切絲後結合辣椒、蒜片和檸檬,作成好吃的辣椒沾醬。

10.月桂葉(daun salam)
月桂葉是印尼最常用的葉類香料,當地的家常料理「酸蔬菜湯(Sayur Asem)」和「索多雞湯(Soto Ayam)」都會加入2-3片,能讓整道菜肴的味道更濃厚。
印尼月桂葉味道溫和,有新鮮和風乾的兩種,兩者皆適用於料理,適合搭配萊姆葉、香茅、辣椒和蒜頭等香料一起烹煮。月桂葉帶有淡淡的清香,加入料理烹煮能大大提升美味程度,是很讓人驚艷的香料之一。

三. 地方美食
1. 沙嗲烤肉
沙嗲烤肉是印尼的特色美食,當引入新加坡後,深受喜愛。沙嗲簡單來說是伊斯蘭教徒的烤肉,但由於其特殊的調味方式和多種肉類,如雞肉、羊肉、兔肉、魚等,使其成為一道引人入勝的美食。沙嗲烤肉通常沾上辣花生醬或醬油和辣椒,並配以黃瓜、碗糯米飯、洋蔥,增添特殊的風味。
品嘗沙嗲烤肉的一些地方:
– 位於雅加達Pusat的Jal Sabang。
– 位於雅加達Gambir的Sate Ragusa。
價格:140406.50印尼盾(約10美元)。

如果您熱愛烤肉,請嘗試一下印尼著名的美食 – 沙嗲,它會讓您在品味後沉醉其中。
2. 仁當咖哩牛肉
談到印尼傳統美食,我們會馬上想到仁當咖哩牛肉。這是印尼的特色美食,但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歡迎。仁當咖哩牛肉由牛肉燉煮於椰漿中,燉至湯汁濃稠,散發濃烈的香氣。這道美食能滿足視覺、嗅覺和味覺,給人一種引人入勝、香氣四溢、美味難忘的感覺。
品嘗仁當咖哩牛肉的一些地方:
– 雅加達的Nasi Padang餐廳。
– 雅加達的Rumah Makan Surya Masakan Padang餐廳。
價格:175788.94印尼盾(約12.52美元)。
3. 肉丸湯 Bakso
如果您前往印尼首都雅加達,絕對不能錯過肉丸湯 Bakso。這道湯通常由各種肉類,如牛肉、雞肉、魚肉等混合而成。肉丸被加入湯中,湯汁香濃,搭配餃子、煮熟的蛋、洋蔥,非常美味。
品嘗肉丸湯 Bakso的一些地方:
– 雅加達的Kafe Betawi,位於West Mall。
– 雅加達的Soto Madura。
– 雅加達的Bakso Akiaw。
價格:112325.20印尼盾(約8美元)。

您可以在印尼的各個地方找到這道特色美食,從小販攤到大型餐廳。
4. 炒飯 Nasi Goreng
儘管炒飯 Nasi Goreng相對簡單,但卻被列為必嘗的印尼特色美食之一。印尼炒飯以其獨特的原料而聞名,由特色的金黃飯、椰奶、雞湯和各種調味料如辣椒、胡椒和辣醬烹飪而成,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刺激味蕾。炒飯通常配有蛋、肉和魚,非常美味。
品嘗炒飯 Nasi Goreng的一些地方:
– 雅加達的Nasi Goreng Kambing Kebon Sirih。
價格:56162.60印尼盾(約4美元)。
5. 炸魚餅 Pempek
炸魚餅 Pempek是南蘇門答臘的特色美食,成為印尼非常受歡迎的街頭小吃。Pempek的內部包裹著小魚、魚肉和麵粉,然後炸至酥脆。食用時可以搭配辣椒醬或黑醬,非常有趣。
品嘗炸魚餅 Pempek的一些地方:
– 各個市場和街頭攤位。
– 印尼南蘇門答臘的吉爾伯特大街,位於Palembang。
價格:視銷售地點而定。

炸魚餅 Pempek以其香濃、甜美的味道而受人喜愛,外皮酥脆。
6. 辣椒醬 Sambal
辣椒醬 Sambal是印尼餐桌上的三大不可或缺之一。Sambal醬由多種辣椒和其他成分,如大蒜、薑、番茄、乾糯米、調味料(鹽、糖、萊姆汁)組成,味道酸辣咸甜,極富風味。
購買Sambal醬的一些地方:
– 蘇洛的Pedas Abis,Waroeng Spesial Sambal。
價格:28081.30印尼盾(約2美元)(50克包裝)。
7. 咖啡
到印尼旅行,如果不買一些咖啡作為禮物,那將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國之一,這裡的咖啡多樣性豐富,因地區而異。一些著名且受歡迎的咖啡品牌包括Luwak、Toraja、Gayo和Sidikalang。
購買咖啡的一些地方:
- Mangga Dua Mall商業中心。
- Block M購物區。
8. 蛇皮果
談到巴厘島和印尼的特色水果,不容忽視的是蛇皮果。這種水果源於椰族,生長在火山灰土地區。蛇皮果的大小和風味因土壤條件而異,例如爪哇的蛇皮果中等大小,味道甜美,而巴厘島的蛇皮果更大,味道濃郁、微苦且柔軟。
您可以在當地市場和超市購買蛇皮果。

蛇皮果是巴厘島和印尼的特色水果之一。
四. 日常生活
齋戒是伊斯蘭教要求的「五功」之ㄧ,五功指的是唸、禮、齋、課、朝,分別是念清真言、謹守禮拜、齋戒、固定捐獻、一生至少一次到麥加朝聖。 “齋戒月(Bulan Puasa)” 指的是伊蘭曆的第九個月(Ramadhan),印尼齋戒月,整個工作和作息時間將和平日有所不同 。無論是已經在印尼經商、生活,或是家裡有印尼移工的僱主們,了解這個對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有其必要性。

齋戒月禁食的意義
“Ramadan”一詞來源於阿拉伯語,意思是炎炎酷暑。齋戒月對回教徒來說一年一度非常重要的時間。全球約有十億多的回教信仰者,印尼就佔了2億多的人口。在每年為期三十天的齋戒月期間,除了老人 、小孩、病人、孕婦、月事來潮的女性,所有穆斯林在日出後到日落前,不飲食、不吸菸、禁止親密關係。
齋戒月禁食的原意是作贖罪,白天的不吃不喝、克制私欲,讓自己完全沐浴在宗教信仰中,洗去身心的汙物與罪惡。這段期間穆斯林更專注的閱讀可蘭經及禱告,透過自我反思與領悟,接受阿拉真主要傳遞的精神。在不飲食喝水過程中會感覺到喉嚨乾熱,穆斯林把這過程看作是罪惡被燃燒,以齋戒月為轉捩點,祈求過往的錯誤被原諒,之後不再犯相同的錯誤。

▲ 齋戒月期間不飲食、不吸菸、禁止親密關係
齋戒月對於穆斯林來說是一個奉獻、反思和自我克制的聖月,其意義除了完成宗教義務外,還在於陶冶性格、節制私欲、體會窮人疾苦、萌發惻隱之心;濟貧、行善,為穆斯林提供了一個實踐自我控制與淨化身心的機會。
齌戒月結束後的隔天為開齋節(Idul Fitri),經歷一個月的齋戒月後, 於開齋節Idul Fitri當日前,幾乎所有的穆斯林都會趕回自己的家鄉和家人一起過節。 而很多到了年紀需要接受割禮的穆斯林兒童們也會在齋戒月或者開齋節這段時間接受割禮,完成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洗禮。
齋戒月作息和用餐文化
齋戒月因用餐時間的不同,當地人的作息時間會大幅調整。
04.30~18.15 禁食時間,這個時段不可進食與喝水。早上清真寺響起第一起的鐘聲後便不可再進食)
18.15~19.00 朝拜後吃第一餐(開齋)
19.00~21.00 和家人齊聚在清真寺裡一起禱告、念可蘭經。
21.00~23.00 這個時間大家在家看電視聊天或外出走走,也會再進食第二餐。
23.00~02.30 休息睡覺。
02.30~04.00 洗澡進食。

對於穆斯林來說,日落後的第一餐「開齋」是一件隆重而神聖的事情,一般會和親朋好友一起開齋,一起享用美食,”開齋”的印尼文為 “buka puasa” , 如能和穆斯林朋友一起開齋,也是體現對其文化的認可和尊重。
齋戒月期間的一起開齋 (buka puasa bersama) 活動在印尼相當受歡迎,大家享受在餐廳或家裡一起開齋的歡樂喜悅。齋戒月也是與許久不見老朋友同學們重新團聚的機會,大多數情況下,大家會預先預定餐廳,或是某一個朋友家裡進行。
齋戒月經常可以看到各大餐廳在下午5點已高朋滿座,5點半時菜已上桌,大家一路聊到過六點再一同開齋吃飯。如果在齋戒月造訪印尼,看到餐廳裡一堆桌上放滿了菜卻不只進食的奇特景象,非穆斯林的外國人就入境隨俗,跟著當地人一起等到六點再開動更好。

▲下午六點為開齋進食的時間
齋戒月期間和親朋友好一起用餐開齋是件非常開心隆重的事情,很多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不管如何忙碌,都會在日落前抽出時間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進行開齋。許多工作單位的管理層也會趁此機會,邀請單位的全體員工一起開齋,增進各單位的感情。印尼許多餐廳業者表示,因為齋戒月大家喜歡一起上餐廳開齋聚餐,大吃大喝一番,該月的營業額幾乎是全年最高的時間。
如果這段時間要宴請穆斯林客戶或增進與當地友人的感情,就可以跟他們說我們一起開齋,這樣能表示出你對他們文化的認可和重視,拉近與當地人的距離。用餐前可以跟大家說句 “Selamat berbuka puasa(開齋愉快)”,讓當地人感受到你對當地文化的了解和融入。

▲印尼齋戒月期間多數人在抵達餐廳前已點好餐點 等待6點開齋時刻到來
齋戒月禁忌和善行
印尼齋戒月期間,餐廳白天仍會照常營業,非穆斯林依舊可按正常時間吃飯。只是在白天齋戒期間,餐廳會用布將玻璃門窗圍起來,需要吃飯的就進去吃,不吃飯的在外面也看不見桌上的食物,是對禁食者的尊重,也是減低對他們的誘惑。
因此在齋戒月飲食一定要注意,儘量不要在穆斯林面前吃喝,不得已需在穆斯林教徒面前飲食時,可以先說聲 Maaf (抱歉之意),以示對其宗教的尊重。

▲齋戒月期間白天咖啡廳和餐廳會掛上布塊遮蔽 讓進食的人不被看到
齋戒月也是許多人行善的月份,一般在街頭巷尾都能發現富人設的行善地點,準備上豐盛的食物,等到開齋時間一到,窮人們可前往免費領取食物來開齋。慈善機構也會常常舉辦活動,比較常見的是邀請孤兒們一起開齋,準備豐盛可口的食物供孤兒們享用。
若在齋戒期間有特殊事項無法完成禁食(如月事來潮、生病),也可以從隔天開始重來。在齋戒月中未能完成的任務,也可以在齋戒月結束後補回。另按「可蘭經」所述,未能恪守齋戒者,也可透過做善事,像是提供免費的餐點給需要的人,來作為未能守齋的補償。

齋戒月開齋食品
夕陽西下過六點的時刻,從清真寺那兒傳來的敲鼓聲後,就表示一天的禁食時間結束, 開齋的時間到了。印尼穆斯林的開齋食品先以甜品為主,原因是經過受了一天的口渴、饑餓之苦,甜品有助於先舒緩腸胃及補充能量。
椰棗(kurma)和甜茶(teh manis),最常見的開齋食品之一。在齋戒月裡許多人也會隨身備著椰棗,特別是司機,尤其齋戒月的下午4點到6點間的塞車情況會比平日更嚴重,萬一無法在開齋時間按時開齋,可以吃上幾顆,迅速補充體力。

齋戒月折扣與購物
齋戒月期間,印尼各大購物中心會紛紛推出折扣與促銷活動,此期間的促銷也幾乎是全年折扣數最大的時候。許多購物中心還會在特定日子推出夜間促銷 (Midnight Sale) ,晚上八點以後會出現高達80%折扣的促銷活動,讓許多購物者於晚間願意到購物中心排隊採買。
印尼電商近年發展快速,齋戒月更是電子商務大搶商機的最佳時機,因為大部份的工作者於此期間會再多拿到一個月的年終獎金(THR),會熱衷在網路上消費各種產品,特別是旅遊券、服飾、返鄉帶回家的小禮物等,其電子商務交易金額及網購促銷力度也會來到全年最高的盛況。喜歡血拚或已經有購入的目標物品,一定要趁齋戒月時期購買一番。
五. 喜歡的物品介紹

我真的很喜歡錢.
六. 照片媒體庫

Perpustakaan Nasional Republik Indonesia.
